各位老师、同学: 新的学期开始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与计划,希望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但是拖延的习惯常常让我们事与愿违,却又难以克服。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 以下为克服拖延行为的一些原则,希望您能够接受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与自我和谐相处,通过这样的心态来减缓拖延行为的惯性。 1. 接纳、肯定自我 整理得足够好就行。你没有必要做得完美,只要足够好就行了。整理工作只需要做到让你的生活有序运转就行了。确保自己形成处理重要事务的例行安排,而不必对桌面上堆满的文档而惊慌。 不要想在你的弱项上表现优异,而要在你的强项中更上一层楼。没有什么比想要做一件你的大脑不擅长的事情更令人受挫和泄气了。重要的是要能够识别你自己的局限,发挥自己的强项。不管你喜欢做的是什么,去做更多。发现你的强项并追随他们。让你的生活充满让你快乐的人和事,跟你周围一个更大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用意义感和价值感来充实自己。 2. 执行提示点 做事的一项核心策略是取得执行提示点。光有一个计划可能还不足以帮助你坚持到底。你需要自身之外的某些东西提醒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准备采取行动。执行提示点可以有很多方式,例如:视觉提示(便条、图示、箭头、清单、电脑提示软件等),听觉提示(闹钟、计时器、时间提醒等),一个大活人(好友、同事、父母、老师、咨询师等)。 3. 架构和线路的重要性 如果你有拖延的习惯,每一个需要你做决定的点都可能让你从原来的道路上岔开,而这正是拖延趁机滋生的绝佳时机。如果你备有习惯性的构架和线路,那么你就极大的减少了脱离正轨的几率。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自己的架构: 写一个清单。将你的想法和计划写在一个对你起作用的地方,例如随身带笔记本,利用手机,在你办公室或寝室放一块白板等。一定要把清单放在一个显著的地方,这样你就不会错过。 设定一个例行时间。每天或每周设定一个固定时间来料理日常琐事。如果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形成了惯例,那么你就不会思前想后,犹豫不决,也不太可能会将他们推迟。 4. 保持短小 对于拖延者来说,短小比冗长好,因为短小更加务实。如果你的注意力维持时间不长,你就应该适应它,让短小成为你做事的准则。 利用一分钟时间。只有一分钟的时间,你也可以做一些事情,例如倒一次垃圾,发一条短信,洗一个杯子,背一个单词等。 像一个服务生那样思考。保持行动,在下一桌端上来之前,将脏碗碟清理干净。这是利用你快速运转的大脑的一种方法。当事情出现,马上处理掉,然后转到下一件事情,不要让代办事项堆积起来。 (资料来源:《拖延心理学》,有删改)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免费心理咨询和发展指导。 主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B座一楼,同济校区:学子苑507栋一楼。预约电话分别是87543148,83692592。 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心理咨询中心 社区心理咨询中心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服务,可以提供药物治疗,地址在校医院一楼,电话是87544439。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心理咨询中心 二〇一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